0511-88977232
丹徒区文化馆 日期:2023-12-29
秦腔《清风亭》
秦腔(Qinqiang Opera),别称“梆子腔”“陕西梆子”,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,起于西周,源于西府[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(西岐)与凤翔(雍城)]。成熟于秦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
古时陕西、甘肃一带属秦国,所以称之为“秦腔”。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,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,故又名“梆子腔”。秦腔成形后,流传全国各地,因其整套成熟、完整的表演体系,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,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。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、粗犷、豪放,富有夸张性,生活气息浓厚,技巧丰富。
2006年5月20日,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秦腔传统剧《清风亭》讲述了嘉庆年间的一段故事。
薛荣妻妾不和,妾周桂英生下一子,被妻严氏逼迫抛在荒郊清风亭,被元霄节赏花灯路过的张元秀夫妻拾得,取名张继宝,靠卖豆腐为生养到十三岁。后继宝受同窗学友讥讽,和张元秀夫妇赌气后离家出走,恰遇周氏寻子,母子相认。张继宝在清风亭被生母周氏强行带走,张元秀忍痛割爱,夫妻思儿成疾,每日到清风亭盼子归来。又三年后,张继宝得中状元,路过清风亭小憩。张老夫妻前往相认,不料张继宝忘恩负义,拒不相认,把老夫妻当成乞丐赏铜钱二百。老婆婆悲愤已极,将钱泼打其面,当场撞死、张元秀也气死于亭前。张继宝丧人伦遭天遣亦被暴雷殛死。